据说,徐渭还写过这么一副怪联: 好读书,糟糕读书;
好读书,不佳读书。
上下两联的台词完全相同,那叫什么对联呀?其实,上下联不一样。
那是一副同字异读联[一个中国字,有两样的读音,就叫同字异读],关键在
那多个“好”字上。那副联应该读成:好[hǎo]读书,糟糕[hào]读书;好
[hào]读书,不好[hǎo]读书。
意思是:一个人年轻的时候,眼神好,精力旺盛,有规则可以读书,可惜有那多少个小伙不好[hào]读书,荒废了年轻;等到上岁数了,驾驭了读书
的利益,爱好[hào]读书啦,可此时老眼昏花,体力也不顶劲了,根本不可能好好[hǎo hǎo]读书了。
徐渭在劝人们要趁自己年轻的好时候,抓紧学习,多读书。
据清·李伯元《南亭四话》卷七《上下联》。
原标题:天天新语:自古最好的家教
01.
种粮不熟不如荒;
养儿不孝不如无。
此联出自南齐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。
梦寐以求,望女成凤,父母都是愿意儿女成长,有所作为的。
02.
保养精神,留此身担当宇宙;
蹉跎风月,将何早报答君亲。
大顺秀才孙升,官至礼部经略使,他的多个外甥坐享荣华富贵,沉迷酒色,不学无术。
孙妻子对此分外干着急,她思来想去,特地手书此联悬于正堂。
上联是愿意,下联是告诫,意在劝说孙子不要浪费精神,虚度光阴,要以担当天下为己任,不辜负老人的拉扯之恩,既包蕴了香甜的母爱,又体现了适度从紧的训教。
他的多少个误入歧途的幼子在那副堂联的砥砺下,终于有所悔悟,改邪归正。
03.
好(hǎo)读书,不好(hào)读书;
好(hào)读书,不好(hǎo)读书。
前些天徐渭晚年创作的家教奇联。
此联妙在一个“好”字,语意双关,余音回旋不绝。
上联说,少年时期正是读书好时刻,可惜不知读书的首要,不喜欢读书;下联说,年纪大了,理解读书的主要,想要得读点书,不过力不从心,已经不可能好好读书了。
徐渭意在告诫儿孙后辈要敬服时间,趁早好好读书,做一个通情达理的人。
04.
开卷好练武好,学好更好;
创业难当权难,知难简单。
翌日嘉靖圣上万寿帝君幼时很贪玩,不爱阅读。他的大叔兴王心中很担忧,将他关在书房里,罚抄这副家教对联,同时确定天天要抄100遍,不到位就要受鞭笞。
明世宗整整抄了100天,终于悟出了爹爹的苦心,跑到三叔面前跪下请罪,从此之后用功读书,并把那副对联挂在书房里,作为座右铭。
05.
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
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
出自明末清初朱柏庐所著《朱子家训》,强调人要通晓惜福,不要奢侈浪费。
06.
不敬先生,天诛地灭;
误人子弟,男盗女娼。
西汉年双峰家塾对联,上联讲尊师,下联助教德。
07.
富贵无常,尔小子勿忘贫困;
圣贤可学,我清门但读诗书。
后唐作家蒋心余撰写的教子联,他将那幅对联挂在祖宗牌位两旁,要子孙千秋万代铭刻。
08.
咬完几句有用书,可充饮食;
养成数竿新生竹,直似儿孙。
东晋郑板桥撰写。
他教育孩子要精读一些好书,做一个像新竹那样蓬勃向上、虚心而耿直的人。
09.
子孙若如我,留钱做什么样?
贤而多财,则损其志;
子孙不如我,留钱做哪些?
愚而多财,益增其过。
汉朝林则徐训子联。
林则徐对儿女“薄钱财而重德才”的教育思想可谓光耀于世。
10.
应视国事如家事;
能尽人心即佛心。
林则徐的手书家训联。
人也许想自己的家兴旺强盛,能扩充此心,即是天下之大公;能尽人心,必能于世有补,则与湛然光明的佛心相差无几,那对家对香江市有利。
11.
师友肯临容膝地;
儿孙莫负等身书。
林则徐自题于塔尔萨文藻山古堡的教子联,劝导后辈费劲读书,日后能变成人才。
12.
戳破窗纸不难补;
腐败道德最难修。
晚清山东学者王湘绮,学问渊博,品格高尚,此联是他写给后人的家训,语浅意深。
13.
慎交游,勤耕读;
笃根本,去浮华。
晚清左季高赠子侄联。今日也足以用来教育子女。
对儿女来说,努力读书求学,不去游玩胡闹,磨炼意志,作育能力,那一个就是有史以来。
14.
要大门闾,积德累善;
是好子弟,耕田读书。
晚清左文襄赠子侄联。
积德行善,家业兴旺,光大门楣;耕田读书,安分行事,做人根本。
15.
少读书,便是低天分;
行刻薄,真乃大糊涂。
南梁文人王之春撰写。
上联说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他的用心程度,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由来,因此勉励儿孙要多读书。
下联携带儿孙不要刻薄,言行刻薄是真正的大糊涂。
16.
财也大,产也大,后来儿孙祸也大,若问此理是若何?子孙钱多胆也大,天样大事都不怕,不丧身家不肯罢;
财也小,产也小,后来儿孙祸也小,若问此理是若何?子孙钱少胆也小,些许小业知自保,俭使俭用也过了。
末代国君宣统帝的生父醇亲王载沣写此联告诫子孙后人。
此联对仗并不尊重,也能够看成是以“大小”内容相对的两首白话诗。
17.
泪酸血咸,悔不应该手辣口甜,
只道世间无苦海;
金黄银白,但见了眼红心黑,
哪知头上有蓝天。
相传,唐朝有个姓潘的江西人去江南某地当县官,上任之初,他的老爹撰写了那副对联相送。
联语告诫外孙子,做人应宽厚仁慈,与人为善,不可兔死狗烹,为非坐歹,人间自有法例,否则到了当时,才出现转机到泪酸血咸、头有蓝天,悔之晚矣。
18.
欲除烦恼须无我;
历尽辛劳好做人。
1924年,冯玉祥送别孙子出国留洋时,送给孙子那副对联。
“无我”,也就是没有妄求,没有妄求自然少了抑郁。
“历尽费劲”,即便是不方便的活着,不过困难的生活能训练人的心志,提升人的力量,所以李嘉诚说,“男子汉第一是能吃苦,第二是会吃苦”,只有劳累才能仍旧不能极泰来。
19.
莫学芙蓉空有面;
应效芬芳发自心。
历国学家高汝鸿曾于1940年,为其侄媳魏蓉芳撰写此联。
此联妙趣横生,用蜂腰格自然地放到侄媳名字,情深意切地教育他要诚实做人,表里如一。
20.
宁为真白丁;
不做假贡士。
1940年夏,思想家陶行知的孙子陶绍光,背着四叔向育才校园的校长索取一张文凭。
陶行知从异地得知这一景色后,立时转撰写此联教育外孙子不要伪装,不要向虚假的社会学习或和解,而应扎扎实实地做人。
21.
做个好人,身正心安魂梦稳;
行些善事,天知地鉴鬼神钦。
陶行知撰写的此联,不失为家教的劝世箴言。
22.
创业难,守业亦难,
明知物力维艰,事事莫争虚得体;
人家易,治家不易,
欲自我身作则,行行当立好规范。
吴玉章撰写并悬挂于堂上的教子对联。
她教育子女要忙碌创业,勤俭持家,不可追求虚荣;做了长辈后要以身作则,成为后人效仿的样子。
23.
满足知不足;
有为有弗为。
文豪冰心的五叔撰写此联。
外公对冰心那样表达:有些东西,比如衣食住行的物质享受,应当满意,而在追求学问文化和修养上,就活该不满意;对于应该做的便民于世道人心的事,就要百折不挠去做,而对那么些违背道德的事,就坚定不做。
24.
劳逸妥布置,健康多福;
油盐休浪费,勤俭持家。
作家Colin给女儿写的楹联。
劳逸结合,勤俭持家,多福多寿。
25.
大人为先立好样;
子女随后争自强。
当代陕西亿万富翁王永庆的教子联。
养父母当为子女的样子,子女当自强。
26.
黄金非宝书为宝;
万事皆空善不空。
当代青海马英九的太爷马立安撰写。
马英九把那此联视为家训。
27.
奉孝堪诚,转眼为人家长;
施恩莫吝,回头有自我儿孙。
现代湖南新乡胡伯勋撰写。
此联从下方轮回的角度给人启发,足可谓劝世有方。
28.
情定今生,共苦同甘,
伉俪原为连理树;
梦追明日,抒怀励志,
子孙本是解忧花。
现代吉林虞城孙付斗撰写。
此联以连理树息争忧花的切切实实形象,来倡导夫妻和顺与孩子进取,形象生动。
29.
借顺妻之意顺亲,儿能孝敬三分,
当然家兴业旺;
以爱女之心爱媳,母若宽容一步,
果然海阔天空。
现代路易港钟建冬撰写。
此联从婆媳关系入手,开方馈药,益世良多:
30.
小一些,旧一点,二手也能睡着,
心宽就是好房子;
金不多,银不多,三余不忘读书,
德厚方称大娃他爸。
现代湖北包头孙宗会撰写。
置房购屋几乎是每个当代家中一笔最大的开支,此联可谓是苦口婆心,发人深思。
图片源于:网络
小说来源:网络
版权归原小编所有,不做商业用途,如有侵权
敬请联系删除0635-2112276
张月英
张月英:高管医生,病区高管,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近35年,擅长各个精神疾病的治病,更加是对难治性性心理障碍、偏执性精神障碍、神经症、酒、药信赖以及孩子精神疾病有添加的临床经验,对疑难病症有异样的看法及满足的治疗办法,能选择情感行为治疗,解除心境危机,改良不良行为。
坐诊时间:星期天全天
联系格局
411
996
权利编辑:杭冬重返知乎,查看更加多
权利编辑: